浔阳晚报:探寻芦潭——寻找历史谜团之海昏县城遗址
发布时间: 2018-05-07       点击数:4063

近年来,随着西汉海昏候墓葬的出土,海昏候国成为考古界以及社会民众热议的焦点。刘贺,这个海昏候墓主,汉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他的传奇一生,以及原海昏国城址所在地均被历史的尘烟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千年谜团深深吸引着考古界专家及广大历史爱好者追寻的目光。 


史料所记,永修地域从春秋战国直至先秦都称之为“艾邑”。汉景帝3年(公元前154年)由艾辖地分割出其中一部分,成立海昏县,县城设在吴城的芦潭。南北朝宋元嘉2年(公元425年)由于地震,县城及周边一带沉入鄱阳湖。 


据康熙《建昌县志》记载:故海昏县城在芦潭东北二里许。另据《永修县志》(1987年版)记载:汉高祖六年(前201年)置海昏县,县治设吴城芦潭西北。两个关于古海昏县城的原地址记载竟然出现了分歧,一处说芦潭东北二里许,一处说芦潭西北,到底哪个是正确的?带着这样的疑问,为了寻求历史遗迹加以佐证,更是期冀历史真相的分明,我们走入了吴城……2017年3月,明媚的春光里,一行数人兴致勃勃地踏上吴城的土地,开始了吴城芦潭村探寻古海昏县城遗址之旅。 


和煦的春风吹绿了修河两岸,也吹开了旅行者从冬日复苏的心扉。一幅白沙绿水勾勒的江南春景图呈现在众人视野,大大小小数十艘渔船整齐安静的停泊在吴城码头岸边,仿佛是在欢迎我们的到来。芦潭村位于吴城镇西面,隔修河遥望,仅有水道相通于吴城,我们沿着水道上溯芦潭村。同行的陈前金老师与肖介汉老师不时指引着前行的方向,他们是我县深入研究海昏候文化的民间发起人,对海昏候文化有着详细的研究,此次探寻,他们不顾辛劳、欣然前往。 


路途间,与一只江豚的偶遇,带给了我们无限的惊喜——这只时而沉入水底,时而浮出水面的“小顽皮”,欢快地从船边游过,闪动的镜头快门生动记录下了这一温馨的时刻。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正是我们共同追寻的自然理念。 


在芦潭村靠岸,临修河的陡坎边现出几排残缺的木桩,木桩深植泥土,虽然久经风雨,还是难以撼动,其间沉积着厚厚的陈年谷壳和瓦砾,谷壳和瓦砾的颜色与黑质土壤相近,肉眼极难分辨。河岸边的沙子里随处可以找到一些破旧的铜钱与残碎的瓷片,依稀可以反映当年修河商贸的繁荣,当地百姓称这里为“石头嘴”,说这里是昔日“海昏粮仓所在地”,对于这种说法,已经很难考证。 


新中国成立以来,芦潭村一直有十几户人家,近百位居民,常年靠捕鱼为生,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条件的渐步改善,这些年他们逐渐搬离,已经很少有人居住。 


曾在此做过十年小学教师的肖介汉老师说,这里的居民常常会在地里挖到一些宽大的青石条,用于铺路或修房基。有些青石条上留有模糊的字迹,难以辨认,却让后人引发了无限的猜想…… 


据史料上记载,元康三年(前63年),刘贺,这个汉朝第九个皇帝,仅仅在位27天,就被贬斥到了海昏候国做了“海昏候”,其范围包括如今的永修、武宁、安义、奉新、靖安五县及新建县部分地区。“海昏”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湖西”“鄱阳湖的西面”。海昏候国就在鄱阳湖西畔。海昏城初设奉新,后搬迁到永修县吴城镇芦潭村附近。南朝宋元嘉二年(公元425年),海昏沉没,商业迁至地势较高的吴城,吴城遂正式立镇。民间一直有“沉掉海昏,浮起吴城”的传说。 


芦潭村流传着不少关于海昏县城的民间传说,其中之一,就是海昏县城沉没的地点在如今的村北蚌湖。当地村民说蚌湖风平浪静的时候,村北蚌湖还隐约可见水中的城址;夜晚,有时还能隐约听到古海昏城街道上的嘈杂声和唱戏的锣鼓声…… 


追循着历史的记忆,我们继续向芦潭村西北面行进,寻找传说中的海昏县城遗址。来到蚌湖水边,微风扑面,潮湿的泥土与清新的水草所散发出的味道,沁人心脾!放眼四周,茫茫一片的水草地展示着她独有的醉人风姿,成片随风摇曳的水草仿佛在向我们诉说淹没在时间长河里的往昔。 


海昏县的沉没,史料中只有零星的记述,且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它的沉没是否真的因几次地震所致,因年代久远,无从考证;海昏究竟于何时沉没,其遗踪到底在哪里,至今仍是一个谜。但无论它怎样,其历史文化价值将不可估量。


(来源:浔阳晚报 作者 姜敏强)

单位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会展路199号红谷大厦A座11楼
联系电话:0791-83838278   技术支持:百恒网络
版权所有: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 赣ICP备16008992号

赣公网安备 36010802000249号

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门票预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