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十大学术热点发布 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与历史文化研究入选
发布时间: 2018-01-22       点击数:3276


  日前,“2017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发布会暨面向新时代的中国学术研究展望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此次发布会和论坛由《学术月刊》杂志社、《光明日报》理论部、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共同主办。来自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国高教学会等机构的领导、学者、期刊及媒体代表共150余人参加发布会及学术论坛。

  会议正式发布了2017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分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民法总则的制度创新与理论阐释、《资本论》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人工智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与挑战、IP产业发展与网络文艺新形态、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与历史文化研究、未来教育与未来学校的发展图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共享发展理念推动下的共享经济模式研究。十大学术热点紧扣2017年我国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准确反映了一年来学术理论界关注的重点、焦点和亮点,代表了2017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重要成果。


  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与历史文化研究的入选理由: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和开发利用价值。海昏侯墓的发现与发掘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学术界对此展开了考古及相关历史文化方面的研究。一方面,学者们通过对墓主身份的考证,确立了墓主刘贺的身份,并对相关传世史料记载进行了补充、勘正,使得已经定型的历史人物评价体系得到重新认识。另一方面,学者们通过对墓葬形制和出土文物的研究,充实了学界对汉代政治结构、经济制度、社会风俗的认识,使得相关历史问题的研究更进一步。另外,还有学者对海昏历史地理及江西区域文化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随着海昏侯墓出土简牍的清理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如失传1800年之久的《齐论语》公布,将海昏侯墓遗址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相结合,对一些历史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的新成果将不断涌现。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臧知非点评:

  20世纪以来中国古代史研究的重大突破,一是依赖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方法论的指导及相关理论的运用,二是依赖于新资料的发现。海昏侯墓出土的万余件文物和近万枚(初步估算)简牍,是新世纪中国古代史领域重大考古发现,具有多层面的史学价值,使重新认识其时政治、经济、文化和区域社会发展成为可能,揭开了西汉中后期历史发展的重重帷幕。目前,资料整理正依序进行,仅公布了少部分资料,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已显示出广阔的学术空间和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1.皇位继承的制度建设与权力冲突、昭宣中兴的历史基础。2.汉代物质文明、分封制与地方社会发展、昌邑和豫章地区的生态环境及文化交流。3.经学文本的形成、政治实践、非核心区的传播过程及途径。4.历史遗产保护与当代文化建设的理论探索与科学实践。接下来,要进一步拓宽研究视野,进一步推进考古学和历史学的整合,科学分析历史和现实关系,不断推进学术研究的深入。


  自2003年开始,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活动已经连续举办15届,该活动旨在通过严格规范的评审程序,总结梳理出年度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客观准确地反映我国学术发展脉络,创建“社会关注学术,学术贴近社会”的理论创新氛围。15年来,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活动成为我国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较高权威性的学术品牌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对于启迪学术发展方向,推动学术思想创新,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对于加快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构建也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来源:光明日报)

单位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会展路199号红谷大厦A座11楼
联系电话:0791-83838278   技术支持:百恒网络
版权所有: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 赣ICP备16008992号

赣公网安备 36010802000249号

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门票预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