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树立了世界文物归还的典范
“这是近20年来最大规模的中国文物艺术品返还。”3月23日,在习近平主席和意大利总理的共同见证下,中意双方代表交换了关于796件套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的证书。意大利归还文物的举动,赢得了中国民众广泛赞赏,刷屏网络的“欢迎回家”汇聚起...
查看更多>
中意树立了世界文物归还的典范
文旅融合:形在“融” 意在“合”
  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以及各地文化和旅游机构改革的完成,开启了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篇章。今年两会,文化与旅游融合成了各界关注的焦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改革发展”“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加强文物保护利用...
查看更多>
文旅融合:形在“融” 意在“合”
肩负文明交流互鉴重任 让文化遗产绽放时代光芒
近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时隔5年后再次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2014年3月27日,法国巴黎,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关于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著名演讲。5年后的今天,重温这篇关系全人类前途命运的光辉文献,将有...
查看更多>
肩负文明交流互鉴重任 让文化遗产绽放时代光芒
南昌:迈出文旅融合发展新篇章
●2018年,南昌市旅游产业再次实现“双突破”,接待游客1.51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52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2%和26.2%●2018年“十一”黄金周,全市接待游客1529万人次...
查看更多>
南昌:迈出文旅融合发展新篇章
习近平主席见证签署中意五项文化遗产合作成果
当地时间3月23日上午,在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意大利总理朱塞佩·孔特的共同见证下,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与意大利文化遗产和活动部部长阿尔贝托·博尼索利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与意大利共和国文化遗产和活动部关于796件中国文物艺术品...
查看更多>
习近平主席见证签署中意五项文化遗产合作成果
国家文物局调研陕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相关活动筹备工作
3月20日至23日,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顾玉才一行赴陕西延安、铜川、咸阳调研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情况,并召开座谈会研究推进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相关活动筹备工作。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徐新荣会见了顾玉才一行,陕西省...
查看更多>
国家文物局调研陕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相关活动筹备工作
习近平主席见证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回归 中意两大文明古国为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国际合作贡献新范例
当地时间3月23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意大利总理朱塞佩·孔特的见证下,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意大利文化遗产和活动部部长阿尔贝托·博尼索利分别代表中意两国政府,在意大利罗马签署、交换796件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证书。经过中意...
查看更多>
习近平主席见证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回归  中意两大文明古国为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国际合作贡献新范例
司法部就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修订稿公开征求意见
司法部19日起就《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修订草案送审稿增加了水下文物保护的禁止条款和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内的限制措施;借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明...
查看更多>
司法部就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修订稿公开征求意见
宋代古沉船“南海I号”船货清理基本完成 文物或超16万件
记者20日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了解到,“南海I号”船货清理进入尾声,清理的船载文物已达14万余件,预计文物总量将超过16万件,比最初预计的多出一倍。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南海I号”考古领队崔...
查看更多>
宋代古沉船“南海I号”船货清理基本完成 文物或超16万件
建立文物与公众的“超级链接”
前几天的全国两会上,有人大代表建议,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是最好的保护。针对我国文物修复保护人才匮乏的问题,有政协委员表示,将建设“文物医学院”,培养更多“文物医生”。代表委员们的建言献策,让更多人关注文物保护利用的话题。...
查看更多>
建立文物与公众的“超级链接”
微博
微信
微信视频号
抖音
小红书

单位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会展路199号红谷大厦A座11楼

联系电话:0791-83838278

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旅游咨询电话:0791-83081000